■ 陪小女兒妞妞比賽搭積木是一家四口常玩的游戲■ 爸爸媽二手Manitowoc媽和兩個女兒的地板時光總是那麼歡樂本版攝影 周馨■ 媽媽給老二小滿講故事,爸爸陪老大玩飛機,家裡雖小,其樂融融■ 陳文華和妻子聊著剛出世的孩子,大女兒在一旁看漫畫本版攝影 周馨幾天后,本市即將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備受關註的上海生育政策調整將見分曉。一些符合條件的“單獨”夫婦也許正翹首期待,準備儘快迎接家裡的第二個孩子;另一些小夫妻可能正在糾結中,既嚮往兩個孩子互幫互助的溫馨畫面,又擔心無法負擔額外的時間和經濟成本。
  本報記者近日走入4戶各具特點的兩孩家庭,聽“雙獨”父母講竹北買房述養育兩個孩子的酸甜苦辣,期望藉此能給更多後來人以參考和啟示。
  姐燒烤妹花差了12歲
  父親 錢二手Manitowoc 程 44歲
  母親 秦 琳室內設計 41歲
  長女 錢穎哲 14歲
  幼女 錢雲逸 2歲
  44歲的錢程和41歲的秦琳,是同齡人中少有的獨生子女。這個年紀的“雙獨”家庭,更是稀罕。婚後多年,他們一直享受著三口之家的天倫之樂,直到女兒錢穎哲12歲那年……
  為何年近不惑生育幼女
  2008年和2009年,汶川和玉樹接連發生大強震。多次看到中小學生不幸遇難的新聞,夫妻倆深受觸動。“我們都覺得,生一個孩子的風險比較大,一旦發生意外,中老年父母的餘生太痛苦了。”
  2011年,38歲的秦琳勇敢地當上了高齡孕婦。懷大女兒時,她孕吐強烈,而這一次,反應較小。次年1月,小女兒錢雲逸比預產期提早一個月,迫不及待地降臨人世,母女平安,小家伙如今已長成了一個結實的小胖墩。
  “獨生子女寄托了全家人的希望,壓力太大,對她也不公平;兩個孩子小時候多個玩伴,成人後也能相互扶持。”錢程逐一細數兩孩的好處,“等我們老了,她們還可以分擔贍養責任,比方說同樣一個星期,別人家女兒看父母一次,我們家就能來看兩次。”
  雙方父母都已年過古稀,錢程感慨說:“四個老人我們照顧,要是一個生病,我馬上手忙腳亂;萬一病倒兩個,就照顧不過來了。那時肯定特別希望有兄弟姐妹幫忙。”
  麻煩老人還是信任保姆
  享受兩孩快樂之前,先要面對最實際的問題——誰來帶
  笑笑(長女小名)兩歲前,四個老人輪流協助住家保姆,“兼當‘監工’,因為不放心外人帶孩子。做家務時能否兼顧寶寶手腳會不會太重飯菜是否營養可口擔心很多問題。”
  秦琳笑著說,妞妞(幼女小名)出生時,父母年事已高,不想再求助,對保姆的看法也已改變。
  “祖輩對孩子太寵,不如放手讓保姆帶。她們有年齡優勢,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剛滿兩歲的妞妞喜歡隨身拎一張小板凳,在房間里走到哪坐到哪。“她學會了自己吃飯、擦桌,還想幫忙拖地呢。”
  夫妻倆都在保險公司上班,不管工作多忙,只要在家,就全身心陪妞妞玩。“孩子不能太黏保姆,最需要父母陪伴。”採訪那天,錢程下班回家較晚,他解釋:“工作上的事絕不帶回家,必須合理安排時間。”
  錢程坦言,第一次當爸爸時,自己還不成熟。“遇到小孩感冒咳嗽,就特別緊張慌亂,帶孩子時也容易抓不住重點。不像現在,經驗豐富,心裡有底,處理問題會比較放鬆。”
  年齡差距大是不是障礙
  在兩孩家庭里,錢家四口比較特別,因為笑笑和妞妞相差將近12歲。
  年齡差距太大,會不會成為生兩孩的障礙“各有利弊。歲數接近的,可以一起玩鬧,共同成長。”錢程分析,“我家姐妹的互動相對較少,笑笑有學業壓力,陪妞妞的時間不算多。但她很懂事,會自我管理,我們有更多時間陪妹妹。如果只差兩三歲,父母必須一起照顧,精力難免會分散。”
  他補充說,小女兒的出生,打破了家裡維持多年的平衡,需要每個家庭成員調整心態,重新打造新的平衡。一般來說,第一個孩子年齡越大,心理調節能力也越強。
  關於小女兒的成長,錢程樂觀而自信,但也有小小隱憂。他考慮到了十年甚至更久以後,“我經常想,等到我退休,妞妞才18歲。在她青春期叛逆期時,需要家長投入很多精力引導和陪伴,不知道那個時候,自己的精力還夠不夠。”本報記者 曹剛
  第一聲叫的是“姐姐”
  父親 張 亮 28歲
  母親 楊 燕 28歲
  長女 張慕易 2歲半
  幼女 張慕和 1歲
  如果可以重來——希望兩個寶貝年齡間隔再長一些;提前多賺點錢,小女兒出生後能做“全職媽媽”;不會因為擔心睡眠被妹妹影響,就讓張慕易長住外婆家,減少了互動……
  長女2歲半,幼女12個月。提起一年來的“兩娃生活”,“85後辣媽”楊燕流露出些許遺憾。不過,每當看到姐妹倆在一起,心裡涌起的那份溫暖和踏實,都讓她慶幸當初的選擇。
  煩惱:老大不太願意回家
  傍晚6時,剛吃過飯,張慕和就盼著出門了。跟父母去外婆家,和姐姐一塊兒看電視、玩游戲,是她每天的“固定節目”。最期待的還是周末,因為姐姐能回家。相比妹妹的興奮,張慕易卻有些失落和不舍。“外婆,你去不去媽媽家呀”“外公,跟我們一道去吧!”有時候,小家伙還會拗起性子,不肯離開。
  “二寶出生後,老大就跟外婆住,不太願意回家。”楊燕無奈解釋,當初怕妹妹夜裡鬧騰,姐姐跟著睡不好,便將“老大”托付給母親。
  楊燕和丈夫都在疾控部門工作,作息“朝九晚五”。白天上班,照顧孩子的重任便落到雙方父母肩上。“孩子的奶奶跟我們住,二寶斷奶後主要是她帶著。”
  不是沒想過轉做全職媽媽,只是擔心加重家庭負擔。“幸虧有兩邊老人幫忙分擔很多。特別感激,也特別歉疚,本來到了這個年紀,他們應該享受自己的生活。”
  經驗:兩個孩子多些“捷徑”
  楊燕坦言,“二寶”的到來,比預想的早了一些。“有考慮過生兩個孩子,但沒想到老大剛滿10個月,老二就來啦!”
  第一胎是剖腹產,短間隔也意味著高風險,但楊燕更不忍放棄這條小生命。“我們獨生子女能切身體會‘四老+夫妻+一孩’模式的弊端。有個伴兒,遇事能彼此照應,互相商量。”
  大女兒的成長經驗,成為迎接小女兒的“捷徑”:“慕易以前睡床,不知道摔過多少次,原本的卧室改成了‘榻榻米’。”更明顯的是,相比“老大”生病時的手忙腳亂,夫妻倆已經逐漸成熟和淡定。
  都是女孩,姐姐的衣服、玩具也正好“循環利用”。在楊燕看來,兩孩對現階段的經濟支出影響不大,更大壓力來自未來的住房改善和教育成本。
  此外,還面臨很多現實問題,例如老大念小學,老二還在上幼兒園,怎麼接送如何擇小氨咦弒嚦矗稱渥勻弧!�
  欣魏兩歲娃已有姐姐樣
  給妹妹喂飯、幫忙遞尿布、出門多帶個玩具、制止妹妹含手指……楊燕發現,慕易最近越來越有姐姐的樣子。“自己還是奶聲奶氣的小娃娃,卻有意識在照顧妹妹。”
  同時,慕和也格外親近姐姐。“她開口說的第一個詞,不是爸爸、媽媽,而是姐姐。”
  姐妹倆的互動令楊燕欣喜,但一些大人的玩笑話卻讓她不滿。“經常有人逗老大,說有了小妹妹,爸爸媽媽就不愛你啦。”聽到這些話,楊燕會立刻糾正,蹲下來告訴慕易:“他們說的不對,你永遠是爸爸媽媽最愛的寶貝。”
  周末,夫妻倆喜歡帶孩子們逛公園,親近自然。“看著草坪上,慕易跑來跑去,慕和爬來爬去,陽光撒在姐妹倆身上,那一刻感覺特別滿足,所有辛苦都值得。” 本報記者 範潔
  (下轉A15版)(上接A14版)
  付出1.5倍 快樂N倍
  父親 盧 瑜 34歲
  母親 樓冠瓊 34歲
  兒子 盧 果 5歲
  女兒 樓 昕 3歲
  寶貝女兒出生時,樓冠瓊幾乎沒太多想,就給她取小名——“小滿”。“一兒一女,心滿意足。”她笑著說。今年,兒子5歲,女兒3歲。她說:“兩個小朋友帶來無窮快樂,可能你的付出比一個孩子時多了1.5倍,但你獲得的快樂是N倍。”
  夫妻配合默契
  晚上7時許,她開完會,趕忙叫了一輛出租車往家趕。照例,她要先去姨婆家接女兒,順便吃晚飯,然後帶女兒回家。姨婆家在她家隔壁,自她產假結束後,便開始幫忙照顧小滿。兒子果子則由爺爺每天從幼兒園接回來,給他做晚飯。“一個老人照看兩個孩子,還要做飯,太辛苦了,錯開來好一些。”樓冠瓊說。
  兒子剛出生時,她和丈夫還住在娘家,外公外婆幫忙照看。女兒出世時,他們買了番搬出來住,便開啟了現在的生活模式。
  夫妻倆配合默契,一個在外企,一個在合資企業,工作都忙。她上班遠,要乘班車,早上起得早,顧不上孩子,丈夫就責無旁貸地照顧兩個孩子起床、送兒子上幼兒園,才開車去上班。她下班比丈夫早些,晚上的活就全包了。
  “老公在兒子剛出生時,就能獨立地換尿片喂奶,現在一個人在家帶兩個小朋友,也完全勝任,否則全我,肯定吃不消。”樓冠瓊說。
  事業放慢腳步
  樓冠瓊和丈夫都是上海人,是“雙獨”,早有計劃要兩個寶貝,但女兒比預想中早來了兩年。“既來之,則安之。”樓冠瓊沒有焦慮,和丈夫商量後決定要這個孩子。家裡的老人也尊重小夫妻的意見,並表示會幫忙照看。
  “經濟壓力肯定會有一些,但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花錢是沒底的,不必一定在物質上追求到什麼程度,包括上幼兒園,也未必上私立的。”樓冠瓊說。
  “累,是肯定的,尤其是我先生。”樓冠瓊笑說。“缺少睡眠,太缺了。”晚上他們照顧孩子,只能等他們都睡著後才能做點自己的事,周末也睡不成懶覺。特別是兩個孩子一起生病時,大人更沒得睡,而且這種時候還不算少。
  “兩年多以前,兒子生手足口病,女兒肺炎,兩人還要隔離開。女兒住院,我們輪流去醫院陪夜,那段時間真是累,工作上也只能請假了。”樓冠瓊說,有了兩個孩子,“事業上只能放慢腳步,但並不是放棄追求”。
  累,但更快樂
  兒子和女兒都長大一些了,他們的交流帶給樓冠瓊和丈夫許多有趣的感受。
  “按理說,5歲男孩和3歲女孩不能一起洗澡了,我們征求他們意見,都同意一起洗。”樓冠瓊回想起當時的畫面,又忍不住笑起來。“給哥哥洗澡時,妹妹在邊上唱歌聊天,給妹妹洗澡時,哥哥就在邊上討論他的髮型。”樓冠瓊聽他們說“你覺得我的髮型好不好看”“你的沐浴露沒洗乾凈”,想到多年後,他們可能討論的就是“你有男朋友了”“我追某個女生了”。
  “出去玩,要分男生隊和女生隊。兒子和爸爸一起,走得特別快,我和女兒走在後面,這樣玩著,就不覺得累。”
  “還有的時候,兒子在幼兒園拿到了禮物,會問‘能不能給妹妹帶一份’,這些事情,想起來就覺得很溫暖。”樓冠瓊滿足地說。
  當然,兩個孩子也經常打架,她就要做“老娘舅”。大多數時候,她讓兩個孩子自己解決。“培養哥哥的責任心也是要的,但並不一定要求他一定要讓妹妹,兩個人要平等。”樓冠瓊說,這是她一貫的態度。本報記者 薑燕
  額外福利:爸爸更成熟
  父親 陳文華 33歲
  母親 錢 親 32歲
  長女 陳佳盈 8歲
  兒子 陳子越 10天
  今年的2月14日有些特別,情人節撞上元宵節,錢親在手術室里完成了人生中最浩大的慶祝工程——生娃。隨著一聲清亮的啼哭,在媽媽肚子里待了剛滿36周的小“馬特”迫不及待地呱呱墜地。
  一不小心生個“大眾情人”
  “預產期是3月5日,本來不想讓他這麼早出來,他大概實在等不及了。”當天下午,錢親被推上了剖腹產手術台。“6斤9兩,男孩。”護士動聽的聲音,在麻藥勁過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里,幫她減少了痛感。“非趕著這個日子出來,大家都說他是大眾情人。”看著身邊酣睡中的寶寶,錢親的眼中寫滿了幸福和溫柔。
  她給寶寶起了個小名“馬特”,“是英文名Mat的諧音,又有馬年出生,很特別的意思。”大名陳子越則是姐姐陳佳盈的主意,姐姐今年8歲,在上外附小讀2年級。
  錢親說一開始也沒想再生,但後來看到周圍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很幸脯自家經濟條件也不錯,就想給孩子一個伴。
  “剛把大的送到小學,開始走上正軌,小的又要從頭開始培養。既然有了,就生啊。我今年32歲,也還年輕。”
  可以不用全職保姆了
  雖然老二來得有些突然,第二次剖腹產的痛感也更加強烈。但是和前一次比起來,錢親顯然更有經驗,提前準備了嬰兒奶粉、好用的電動擠奶器,如何緩解刀口劇痛,什麼時間下地活動,什麼時間上床休息,喂奶有什麼註意事項。坐月子的細節她已十分熟悉。
  “帶第一個孩子,自己還在摸索中,經常碰壁,帶第二個容易得多,成本也被攤薄了。”姐姐用過的很多玩具、小床、書本都可以二次利用。朋友的孩子大了,衣服、玩具也都可以給他用。
  還有一個福利,老公給的疼愛格外多。“上一次懷孕的時候老公還不大成熟,我要辛苦很多。生這個孩子前有先兆流產跡象,老公特別緊張,每次去醫院檢查,他再忙也會陪我去。家裡除了有鐘點工負責做飯、打掃,公公也來幫忙,還請了月嫂。老公本來還準備再請一個全職保姆,我說不用了。”
  全家出游,想想就很幸福
  養兩個孩子,最讓錢親頭疼的是教育。女兒之前上民辦學校、請家教、學奧數、補英語、學畫畫,成本高不說,二年級的小朋友每周沒有一個休息日,學習效果也不是特別好。“現在發現她就是對畫畫特別感興趣,能堅持。我們以後準備重點往藝術方面培養她。”
  至於老二,錢親不打算再幫他報那麼多班了。“先從體育方面培養,希望他能加強鍛煉。”學校選擇上,“比較傾向公辦學校”。
  弟弟如果想當小明星,姐姐也已經探好了路。“拍電視廣告、平面廣告、走秀,女兒都有經驗,可以算是熟門熟路。”如果兒子有興趣,她也想讓他去試試。
  想讓兩個孩子都成才,還要有一個辛苦的過程。但對於未來,錢親充滿了美好的期待,“我喜歡自駕游,等到老公有空時,就可以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出去玩。”他們今年5月就有出游計劃,“目的地還沒定,但現在光是想想就很幸福”。 本報記者 王文佳  (原標題:上海兩孩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g42kgvfj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