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歲起,孩子的零花錢必須靠家務勞動來獲取,孩子讀書決不擇校,堅持就近、對口入學。近日,記者從武漢光谷六小瞭解到,該校兩名女生霍丹丹、霍陽陽的父母有一套特別的育兒經。(5月5日《武漢晚報》)
  這讓筆者想起了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一套祖傳教育計劃。洛克菲勒家族在教子方面相當花心思,孩子從小學會家務勞動,長輩讓他們做家務掙錢:逮到走廊上的蒼蠅,每100只獎1角錢;捉住閣樓上的耗子每隻5分錢,背柴禾、劈柴禾也有價錢。這個家族的後代能獲得日後非凡的成就,可以說和他們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不無關係。
  眾所周知,中國家庭里的長輩對獨生子女“溺愛有加”,滋生了不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他們生活不會自理,更談不上幫助家人,甚至最後演變成“啃老”“坑爹”。而美、日、法等國的家庭大多採取“按勞付酬”的家教方式。孩子從小就幫助父母做家務,成年就經濟獨立,自謀其食,開始回報家人和社會。
  其實,適當的“有償家務”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很多的可取之處。家長用錢來激勵孩子多做些家務勞動,讓孩子理解父母掙錢的艱辛,為父母分憂解難。既可讓孩子親身體驗家務勞動,明白勞動和收入的關係,又能使孩子懂得,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金錢來之不易,只有勞動才能創造財富的道理,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同時,還可以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料理生活的基本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好習慣。除此之外,它還有利於傳承中國的敬老美德,比如引導孩子用勞動得來的“工資”為長輩購買生日禮物。
  按勞付酬是一種“天道酬勤”意識的培養,讓小孩子從小就養成多勞多得的思想。家務勞動還為孩子提供了學習“管理金錢”的機會,家長可以引導他們將錢存起來,或者合理地花掉這些金錢,這可以避免孩子養成大手大腳的毛病,讓孩子受益終身。
  當然,家長還要引導子女管好“第一桶金”,做好理財文章:可以像霍氏姐妹一樣,用勞動得來的“工資”作零花錢;也可以利用假期來投資市場,充實“原始股”,甚至激勵孩子創業。
  中法組合家庭創建的這套育兒經,值得國人學習。親子教育只要重體驗,弱化“掙錢”概念,家長和孩子加強溝通,處理好“義務勞動”和“有償家務”之間的關係,使孩子科學健康地融入社會,孩子適當做些“有償家務”也未嘗不可。
  文/朱俊中  (原標題:“有償家務”的育兒經,可取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g42kgvfj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